本帖最后由 磨子潭路 于 2021-1-19 08:39 编辑
临近春节 在外务工人员和学生 开始回家返乡 作为进入六安的第一道大门 我市火车站、客运中心站、 疫情防控做得如何? 进出站旅客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一起看一下吧!
火车站:出入站旅客需进行防疫检测
"您好,请您佩戴好口罩,测量体温......”1月18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六安火车站,看到旅客进站时,无一例外全部戴好了口罩,测量体温,体温正常后方可过安检,火车站的广播一直实时播放,对进站人员进行防疫提醒。
旅客陈海伦是皖西学院大四的学生,今天他的目的地是滁州老家,“父母一直担心我,想让我早点回家,现在学校放假了,我早早的买了票,戴好口罩,就准备坐上回家的车了,非常期待回家和父母一起过年。”陈海伦和记者说道。
随后记者来到火车站的站台,返乡的大多是学生和在外务工人员,记者随着旅客来到出站口,当旅客出站时,要经过3个关卡,第一步需通过自动测温仪,体温正常才可通过;第二步旅客需检票出站;第三步出站后须扫健康码,显示绿码即可出站,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乘客,需要主动登记。没有智能手机的人员或者老年人则凭身份证测量体温登记后正常后方可出站。
火车站副站长孟务柏告诉记者,目前火车站的日客流量在8000人次左右,疫情防控措施已经进入常态化,春运即将到来,火车站将原来的7台自助取票机设置成自助购票机,并且呼吁广大旅客使用12306网上购票,减少人员聚集。火车站还加强了疫情防控措施,除了增加全自动红外线测温仪之外,每天会对站内进行一次无死角消杀,并且早晚还会对站内的座椅、扶手等进行两次深度清洁消毒,还加大了对出站旅客健康码的核验力度,三道关卡对出站旅客进行核查,全方位进行疫情防控。
据了解,目前六安火车站所有车次中,并没有直达河北石家庄和辽宁沈阳、大连等疫情高风险地区的车次,对于从中高风险地区回来的乘客,火车站方面要求他们主动登记,然后会将信息上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相关社区。
客运中心站:严格落实实名制登记
随后记者来到目前我市客运中心南站,南站班次以省内和县市居多,目前来说平均每天的客流量在2000余人,发车班次在200班左右。
“现在旅客乘坐长途大巴都是实名制,按照当地的疫情防控要求,每一位乘坐大巴离开当地的人都要登记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才允许上车。这些信息一式两份,客运南站保留一份,司机保留一份并带至目的地。这样即使旅客提前下车了,我们也会有信息,防止有需要的时候对他们进行追踪。”市客运中心南站副站长朱磊向记者介绍。
记者看到,进入六安客运中心南站,首先要测量体温,同时还要提供安康码。“我们每趟车的人员信息都会登记在册,这张表也会交给司机来随身携带。”朱磊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六安市输出旅客信息登记表”,上面有登记日期、终点站名、车牌号码以及乘客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现居住地址等内容。
在六安市客运中心南站出站口,还专门设置体温检测点,由车站工作人员对每一位下车的乘客进行体温检测,门口的广播也在不断地提醒市民做好体温检测和疫情防护工作。
疫情仍未结束 防疫不可松懈 旅客出行一定要注意防护 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少扎堆 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六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关于从严落实春节前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 (第1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部署,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祥和的节日,现就全市春节前后进一步从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严格落实重点人群的疫情防控 (一)对境外返(来)六安人员一律实行“14+7”集中隔离和健康管理等措施。即在入境点集中隔离14天后,再居家隔离健康观察7天。居家隔离期间的第1天、6天分别进行1次核酸检测,同时加强每日早、晚两次的体温观察。 (二)对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严格落实防控措施。上述人员应在抵六安后尽快向所在村(居)委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其中,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高风险所属县域内的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和健康观察,实行2次核酸检测;来自或途经国内中风险地区人员,一律实施14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实行2次核酸检测。中高风险地区返(来)人员以县区行政区域统计。 (三)对春节返乡人员中的重点人群开展核酸检测。重点人群包括:在机场、港口、车站、码头等场所从事一线岗位人员;从事冷链物流、打包、搬运、销售、加工岗位人员;集中隔离场所从事管理服务岗位人员;医疗机构工作岗位人员;移民和海关等系统一线岗位人员;各类农贸市场、商超、餐饮、食堂、外卖、快递、物流等公共领域服务岗位人员;参与社区防控一线岗位人员;交通运输服务岗位人员;养老院等福利机构工作岗位人员。 (四)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住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养老机构在住人员及其陪护人员按规定定期进行核酸检测。 二、 倡导全体市民非必要不外出 (五)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干部职工要带头在市内过节,不参加聚会、聚餐及聚集性等活动,未经所在单位批准不得离开省内。 (六)倡导市民就地过节,尽量不出行旅游,尤其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七)鼓励各类用人单位采取错峰放假、增发节日工作津贴等方式,引导员工留在六安。 三、严格控制集会聚会 (八)非必要不举办聚集性会议和活动,倡导采取视频形式召开会议。 (九)严格加强红白喜事管理,红事缓办,白事简办,聚会停办。 (十)不得举办大型商业演出、体育赛事、民俗活动、民间庙会、新年祈福、迎新年等活动;确需举办的,主管单位要慎重评估、从严审批,主办方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原则,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并严控人数、规模和时间。 (十一)酒店餐饮要严控就餐人数,餐桌间距不小于1米,实际就餐人数不得高于正常接待量的70%;家庭聚会原则上控制在10人以下。 四、严格落实公共场所防控措施 (十二)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酒店旅馆、车站码头、影院、KTV、酒吧、殡仪馆、教育机构等公共场所业主单位要履行主体责任,规范落实“亮(扫)码+测温+戴口罩”和日常消毒、通风等防控措施。影院等文化娱乐场所接纳消费者人数,不得超过核定人数的75%。 (十三)未设置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的医疗机构,特别是社区医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不得接诊发热患者。发热患者在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需100%检测核酸。所有药房一律凭处方出售退烧、止咳、止泻等药物,并实名登记、上传信息。医疗机构住院病区、养老机构等场所一律实行封闭管理,落实非必要不探视制度,确需探视的,必须凭3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行探视。 (十四)旅游景区要严格落实预约制度,实行预约开放,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旅游,景区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 五、严格落实春运防控措施 (十五)停运六安来往和停靠中高风险地区的道路客运班线及包车客运业务;公路客运站一律实行网上实名制购票;乘坐民航、火车、客运船舶、公路客运班车、公交车、出租汽车(含网约车)等交通工具的人员,要一律全程佩戴口罩;出行需求量较大的学校、企业,提倡与公交、客运企业双向对接,采取“点对点、门到门”的客运方式组织出行。 六、严管冷链食品 (十六)所有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的单位和个人,一律要向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提前报备;一律应用“安徽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完成“首站赋码”,并严格查验入境检验检疫证明、报关单、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才能用于生产、加工和销售。 (十七)不能提供相关报告和证明的,一律运抵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进行核酸检测和预防性全面消毒,完成“安徽冷链”赋码后,才能出仓用于生产、加工和销售;对已在库且没有取得相关报告和证明的,一律要经核酸检测合格和全面消毒后,才能用于生产、加工和销售。 (十八)凡是销售进口冷链食品的商场超市,一律实行专区专柜销售、消费者实名登记购买;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等内部食堂和酒店不得提供进口冷链生食。 七、严格校园防控 (十九)倡导市内中小学师生假期不离开省内,倡导家住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原则上假期不回家,确保离校师生底数清,返家行程可追溯,家校协同有反馈。相关学校做好假期留校学生及教职员工各类生活保障并落实疫情防控相关措施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与辖区疾控机构、社区防控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对口协作,加强联防联控;充分发挥分管卫生副校长、学校卫生专业人员(校医)的作用,协助指导学校开展日常防控工作;引导师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减少到人群聚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 诚挚希望广大市民切实增强防范意识,加强自我防护,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集聚、用公筷、分餐制等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尽量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尽量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特别是密闭场所,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对拒不执行各级政府依法发布的疫情防控决定、命令行为的,严肃依法处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及其他公职人员凡违反上述规定的,按纪严于法的原则,先依纪依规从严处理。 六安市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2021年1月14日
来源:六安新周报
|